古典诗词的发展方向在哪儿?国内这么多诗词刊物,为什么传不出文化的内在气息?

若是知名媒体联合,出版一点有深度的东西,把诗词写手有机整合,能否改善大环境?从商家角度,把产品文化氛围做足,再在它的基础上拓展,妥不妥?让百姓们从商业化的引导中来正视中国文化,好不好? ------------古文化商业化,商业产品注文化?会不会违背什么规则?

首先我想说的是古典诗词的流传是不可能断绝的,我是一个喜欢古典诗词的人,至于为什么,他就像古人的思绪与后人交流寻求共鸣的平台,一种唯美深邃的境界,一种情感的补偿,一种文字的沉淀。它是中国独有的,无法翻译的韵味。然而,近现代,除了鲁迅,李叔同外,在我的见识里很难再找到古韵,包括在毛泽东的诗词在内(我个人不喜欢他的诗词)。这是为什么,我想了想,原因在于时代在变而入诗的事物未变,还是风花雪月,古渡离人,使今人写古诗大有造作之嫌,。要写好新古诗,除了情感,还要有真实的事物入诗,但这又太难,毕竟古诗的格律严格,而今用的又是现代白话,这就不得不使古诗势微,而现代诗大行其道,这必定是主流,也是历史的主流。但是古诗却不会因此断绝(上文已述),在方文山那里我们可以找到古诗的影子,并可以找到新古诗的方向,现代表现手法,蒙太奇剪影可以运用于诗,歌。有丰富文化内涵素养的余秋雨先生也可以写好古诗,所有爱好古诗的人都可以写古诗,古诗可以作为大众文化流传,诗生于民间,也将成长传承民间。人民主宰它的存亡。而现今社会,有种浮躁之气,学生背教科书上的诗是为了考试,分数。是一种任务,故大多数学生会排斥。我在初中喜欢上古诗,也背了很多,有部分在高中课本上出现,然而,当老师评讲的时候,我简直想撞墙,我发现古诗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刻板的讲诗是对诗歌本身的扭曲!更影响了学生对古诗的印象,而学生是读者主力军。而今古诗刊物少缺少古韵的原因上述已分析,是新古诗的问题,还有个更大的问题是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读古诗?每当我烦躁的时候就拿出古诗词来读,喜怒哀乐随后都可以平静。而大多数人都是去酒吧歌厅,用放纵后的落寞来平息情绪。虽然如此我还是认为古诗是中国人得根,也许现在的教育制度有问题,但根是融入血液的,将永继不绝!
见识浅薄,一派胡言望采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7
古典诗词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推陈出新承前启后,与现代诗有机的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决不能死搬硬套,只有这样才会显现其生命力。应具方向性和探索意义,探求诗歌感性与知性.内在复杂度与外在简约形式的切点。写作要随意.从容.大胆前倾,要有超乎寻常的把握和悟性。诗要以精湛的艺术构思新奇的联想和形象的思维,以真实新颖的思想感情和美的意境启迪人的社会认识,陶冶人的思想感情,培养人的生活理想与情操,以由衷之言去摇撼人们的心,给人以美的教育和艺术享受。诗中的思想要升华到哲理的高度,以更概括地揭示生活的实质。将别人看习惯的人.景.事物写了使人或同情或仰慕或赞美,产生共鸣。 新诗在于一个“新”字,但是任何一种新的事物都是都是由旧的事物传承演变而来,所以新旧不得断开来看。新体诗和旧体诗都离不开节奏.音韵和意境,而新诗想象更丰富更超前罢了。因此和节奏音韵不沾边的文篇,即使断开来读写也不能称其为诗。格律诗的格律是形式,灵魂是真谛。有血有肉才能活灵活现,否则,就是魂不附体骨头架子。只抓形式丢了真谛,就毫无意义了。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之黛玉香菱论诗: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生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笑道:“怪到我常弄本旧诗偷空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时尚,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的上错了,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所,原来这些规矩竟是没事的,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辞害意’。”
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第2个回答  2012-07-27
古典诗词现在也就出现在教科书上了,等学生们毕业后也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遗忘。
现代的人们追求的文化已经不是正常思维所能理解的,尤其是90后一代及其之后的青少年,有很多孩子甚至连字都写不全,就更不要说传播诗词文化了,“童鞋(同学),有木有(有没有),吃唤(吃饭)...”这就是现代孩子们追求的文化发展方向,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古典诗词的教育重视,别让我们先人留下的文化瑰宝在我们手中失去价值,未来古典诗词的发展前景堪忧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7-27
时代不同了,环境不同了,心态不同了,在一个肤浅庸俗的时代是不可能让古典诗词大行其道的,就算有人写古典诗词,也会被人说是无病呻吟,所以古典诗词迫在眉急不是发展方向的问题,是如何与时俱进地改革,让他们符合现在的人文环境,摒弃古代的词汇,引入现代化的词汇。
第4个回答  2012-07-27
是中国的这一代人对我们国家文化的不认同呀!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可大多数学生局限于书本,局限于应付考试,不是诗词刊物多少的问题,而是国民对国家认同感的问题。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是否过时讨论,为什么?
社会在发展,诗歌也在发展,自由体诗就这么应社会需要而生的,它可以表现更多的内容。古代的诗词有其特定的美,古人今人都是人,是人都有一定量的共同语言,是人都有创造语言美接受语言美的习惯,是人都会同喜欢。中国古代诗词不同古文,它比古文好懂得多,中国古代诗词表达简明无需再简少用字以求象...

在中华文化的“版图”中,古典诗词歌赋处于何种位置,发挥何种作用?
什么是中国诗歌的美?中国诗歌的美首先体现在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上。单音和平仄的特点使诗歌具有独特的文字和声音之美。当然,这还不是全部。诗词中所反映的诗人的内心感受和人生境界是中国诗词最独特的审美感受。从一开始,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就是给人以直接感受的力量。诗歌必须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

当代古典诗词创作魅力仍存在吗?
在古代,音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阴平和阳平统称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则被统称为仄声,但随着语音的发展,北方的大多地区音调没有了入声,而当今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所以在现代的汉语中也就没有了入声,之前的入声字融入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相应的也就是现在的...

诗词大会应该是现代人去赋的,难道现代写不出更好的诗句吗?
我觉得有几方面因素:一是现在文学形式变多,古典诗词仅仅占一小部分,相应的专业作者比较少。二是古典诗词要求比较严格,现代人自由意识较强,比较喜爱形式自由的现代诗词。古今读音又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受众面狭窄。三是科举考试废除后,古典诗词不再是必考科目。学习创作古典诗词不再是入仕必修技能,领导...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渊源和趋向
现在我来作修改试着给你写写吧,看能不能到达一千字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要追溯到秦代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在这之前的夏商,并不是空白的,只不过,那个时候的诗歌,没有流传下来。而那个时候所谓的诗歌,其实就是指民间的人们所作。只是到了周的时候,才开始注重诗歌,于是专门派人去民间采集,整理。下面,介绍下这...

诗歌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突出的代表,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吴越春秋》也记载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这些歌都是诗、乐、舞结合的典型...

唐朝没有诗歌刊物,李白的诗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就算好的作品流传下来,也不会是通过当时的刊物,这与刊物的关系并不是很大,传下来的都是一些好的诗歌,才能流传下来,对于一些不好的诗歌就算写在上面,别人也只会去把它拿来点桌子,或者是用它来上厕所,这是受不到重视的。然而对于一些好的诗歌能传下来的都是经过历史的敲打的...

喜欢古典诗词的人的内心是怎样的?
我觉得喜欢古典诗词的人内心应该是富有文化气息的,是非常有思想的,他们在看待问题,与人相处方面都有较高的思想,内心应当是宁静,稳定,沉着的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是什么?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相比中原文化,楚文化更绚丽浪漫。东晋的代表诗人是陶渊明和谢灵运。他们一个开创了田园诗派,一个则开创了山水诗派。而近体诗于唐代形成,有严格的格律,分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则每首...

学生该不该学写古典诗词?
应该学习,古诗词是文化的传承,很多古诗词是文化经典,我们更应该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