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法上的保证期间和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区别?

《担保法解释》第31条: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可知保证期间为除斥期间,第36条规定: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同时中止。二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1、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的客体不同。

在保证人与债权人的相互的关系中,保证人对债权人负担的是保证债务,相对应,债权人对保证人享有的保证债权,此债权具有特殊性,保证人在保证合同中所允诺的义务对债权人而言只是期待权,并不具有现实的效力。

2、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长短不同。

《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期间分为约定保证期间和法定保证期间,法定保证期间为六个月,但这只是任意性的规范,如果当事人约定的期限不同于法定期间,从其约定。

对保证期间不加任何限制的规定使得实践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事人约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直至债务人将主合同履行完毕时解除。即主债务人将主合同履行完毕时解除。主债务不灭,保证人永远要承担保证责任。

3、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不同。

《担保法》规定了两种形式的担保,即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其起算点都始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但是,由于一般保证具有补充性,保证人享有检索抗辩权,即在主债务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保证人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这样债权人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要求保证人履行给付,该行为会因保证人行使检索抗辩权而阻却。

而债权人在主合同纠纷经过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再要求保证人履行给付,可能会超过保证期间,此时如果认定债权人因保证期间届满而丧失要求保证人履行给付的请求权,显失公平,因此,法律特别规定,债权人已就主合同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4、保证期间与保证诉讼时效期间的法律后果不同。

保证期限届满,债权人丧失的是实体权利本身。保证诉讼时效届满,债权人丧失的仅仅是胜诉权。债权人的实体权利仍然存在,只是沦为自然债务,请求国家机器给予保护的强制执行力丧失,但债权仍保有请求债务人履行给付的请求力和受领给付并不需返还的保持力。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保证期间

百度百科-诉讼时效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保证期间为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性质上属于除斥期间,即不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保证期间事关债权人与保证人之间的债权债务能否行使或履行。如果债权人没有在保证期间主张权利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主张权利”的方式在一般保证中表现为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在连带责任保证中表现为向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
  在保证期间中,如果债权人主张权利的,则保证责任确定,从保证责任确定的时刻起,开始起算保证的诉讼时效。保证责任的诉讼时效,由于担保法没有规定,因此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仍应为2年。
我们首先应当明确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除斥期间是法律规定的某种权利的存续期间,期间届满后,权利归于消灭。而诉讼时效则是指权利的保护期间,是指在法定时间内不行使权利的权利人,将在诉讼中丧失胜诉权的制度。二者进行比较,使我们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它们的特征:
  (1)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不能中止、中断和延长;诉讼时效是可变期间,可以中止、中断和延长。
  (2)除斥期间届满,消灭权利本身;诉讼时效届满只是消灭胜诉权,使债权变为无强制力的自然债权。
  (3)除斥期间自权利成立之时计算;诉讼时效则从权利人能行使请求权之时计算。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1
解答如下:
二者的区别是:
规范的目的不同。诉讼时效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民事权利的限制,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保证期间的设定基于保证制度中平衡当事人利益的考虑,避免债权人因怠于行使权利而加大保证人的风险。
规范的性质不同双方的区别在于,诉讼时效属法定期间,保证期间属约定期间。
起算点不同。诉讼时效起算点为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时,而保证期间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时开始起算。
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属可变期间,可因一定的法定事由而发生中止、中断或延长的法律后果,诉讼时效届满,消灭的仅是胜诉权或产生抗辩权,实体权并不因此而丧失。而保证期间在性质上属于民法理论中的除斥期间,即权利人享有某种实体权利的存续期间。期间已过,该实体权利即告消灭,消灭的是实体上的权利。保证期间届满,债权人尚未主张权利的,则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丧失的是实体权利。传统民法理论认为,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断、中止或延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5-05
保证期限为债务人到期不清偿债务,债权人想担保人主张还款的期限;
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是指债权人通过诉讼方式向债务人主张债权的截止期限。
属于不一样的法律概念
纵横法律网-北京东元(厦门)律师事务所-于平律师

保证期间和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都有什么不同
1、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的客体不同;2、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长短不同;3、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不同。【法律依据】《担保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保证期间,是根据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或者保证人主张权利的期间。进一步说,保证期间是债权人主张请求权的权利存续期间,债权人在该期间内没有主张权利,则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即保证期间届满发生实体权利消灭的法律后...

担保法上的保证期间和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区别?
1、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的客体不同。在保证人与债权人的相互的关系中,保证人对债权人负担的是保证债务,相对应,债权人对保证人享有的保证债权,此债权具有特殊性,保证人在保证合同中所允诺的义务对债权人而言只是期待权,并不具有现实的效力。2、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长短不同。《...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是什么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是:1、规范的目的不同。2、规范的性质不同。3、起算点不同。诉讼时效起算点为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时,而保证期间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时开始起算。4、法律效力不同。《担保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

保证期间和保证合同诉讼时效有哪些区别
在我国相关的债务人如不履行债务的签订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和保证诉讼时效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的,后者是拒绝履行保证义务的。我国的相关法律对这类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债权人可以积极的诉讼这类案件进行办理。 一、保证期间和保证合同诉讼时效有哪些区别(一)、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

保证债务的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是怎样的
保证责任的诉讼时效就是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一般保证3年,自债权人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计算,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 连带保证,自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时起计算,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

保证期间和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担保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均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或者在法定的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没有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即免除了保证责任。三、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计算 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的起算和主债务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不同的...

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关系
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都是在保证债务关系当中,对于时间的限制,这两者限制的都是针对保证人的时间,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区别,我们从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分析一下。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关系一、从相同点来讲,二者都是让债权人尽快行使权利的目的。1.所谓保证期间就是保证人在合同约定当中要承担...

担保期间与诉讼时效的联系与区别
依担保法解释,在一般保证的情况下,保证责任的诉讼时效,从判决或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同时中止。在连带责任保证的情况下,连带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责任的诉讼时效从债权人...

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有哪些异同点
期间的经过能免除保证人的责任,且都有借以督促债权人积极主动行使权利,但其与诉讼时效存在的差异却也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而言:1、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的客体不同。2、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长短不同。3、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不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