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整首诗显然是作者杨万里过松源漆公店时,所行山路的感受,和吃早饭完全无关,为何将“晨炊”即吃早饭放在题目当中呢?显得多余莫名其妙,我个人的理解是“晨炊”也是路边之景,即早晨做饭的炊烟,也就是说可以理解为早晨做饭的时候,这样也就等于是交代了时间,不知是否恰当?
追答与唐诗比,宋诗最大的特点是写哲理的多。这一首即是哲理诗。
您说是杨万里“过松源漆公店时,所行山路的感受,和吃早饭完全无关,”我有不同看法。
不知道您说的“所行山路的感受”中,他的感受是什么?比较公认的说法是:“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沉醉。” (摘自百度)这和“晨炊”有什么关系呢?或者说“晨炊”和这哲理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松源”这段山路许多人都走过,走这段山路对于绝大多数走过的人来说是很寻常的事情,寻常到和“晨炊”一样,但是,并不是所有走过山路的人都悟出了深刻的道理。而作者没有也不想板起脸来说这些个“大道理”,而是平白、浅易地借景说出,这就不会有强加于人的味道。
再者,因为是讲“哲理”,而这个哲理又关乎人的一生,像吃饭一样重要,所以,在题目中看似可有可无地点出“晨炊”,就有了上述双重意蕴:使人易于接受;暗指其理之重要。
如果不是这样,以杨万里之才、学、智、识,大可以题为《过松源漆公店》,何必多出俩字,多啰嗦?倘若真的是以《过松源漆公店》为题,味道差了何止一星半点。
呵呵,你所讲的悟出的哲理难道不是他的感受吗?我只是说“晨炊”交代了作者过松源漆公店的时间,至于你非要把悟出的哲理和“吃饭”的重要性相提并论,并说是作者有意为之,未免牵强,不过也是你一家之言,“异义相与析”,留待大家思辨吧
追答我是在试着解释“所行山路的感受,和吃早饭完全无关,为何将“晨炊”即吃早饭放在题目当中呢?”,哪里敢让大家认可?我这么说当然是一家之言,供大家批判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