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如何学数学

如题所述

学会主动预习 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如有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解“把一个长方体的高去掉2_厘米后成为一个正方体,他的表面积减少了48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同学们对求体积的公式虽记得很熟,但由于该题涉及知识面广,许多同学理不出解题思路,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解题时的思考方法。这道题从单位上讲,涉及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从图形上讲,涉及到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从图形变化关系讲:长方形→正方形;从思维推理上讲:长方体→减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减少部分四个面面积相等→求一个面的面积→求出长方形的长(即正方形的一个棱长)→正方体的体积,经老师启发,学生分析后,学生根据其思路(可画出图形)进行解答。有的学生很快解答出来:设原长方体的底面长为X,则2X×4=48得:X=6(即正方体的棱长),这样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为:6×6×6=216(立方厘米)。

怎样学好小学数学的五大技巧

及时总结解题规律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3)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4)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5)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那里?(6)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7)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最优?那种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学生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拓宽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老师会经常给学生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多想,这时学生要积极思考,拓宽思路,以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较好的发展。如:修一条长2400米的水渠,5天修了它的2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需几天修完?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学生可以列出下列算式:(1)2400÷(2400×20%÷5)-5=20(天)(2)2400×(1-20%)÷(2400×20%÷)=20(天)。教师启发学生,提问:“修完它的20%用5天,还剩下(1-20%要用多少天修完呢?”学生很快想到倍比的方法列出:(3)5×(1-20%)÷20%=20(天)。如果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去思考,又可得出下列解法:5÷20%-5=20(天)。再启发学生,能否用比例知识解答?学生又会想出:(6)20%∶(1-20%)=5∶X(设剩下的用X天修完)。这样启发学生多思,沟通了知识间的纵横关系,变换解题方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怎样学好小学数学的五大技巧

善于质疑问难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有疑开始的,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学习,应从学会提出疑问开始。如学习“角的度量”,认识量角器时,认真观察量角器,问自己:“我发现了什么?我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通过观察、思考,你可能会说说:“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两个刻度更方便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等等,不同的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在度量形状如“V”时,你可能会想到不必要用其中一条边与量角器零刻度线重合的办法。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即增加主体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激发创造欲望,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6
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忧虑和探讨如何学好数学问题,未免有点对学生和学校不信任缺乏信心的感觉。其实,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能够按老师的要求做到60%就能学好数学。如果真要学好那门功课,只要培养和保持兴趣,就没有学不好的功课。
1、上课前要调整好心态,一定不能想,哎,又是数学课,上课时听讲心情就很不好,这样当然学不好!
2、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作到耳到、眼到、手到!这个很重要,一定要学会做笔记,上课时如果老师讲的快,一定静下心来听,不要记,下课时再整理到笔记本上!保持高效率!
3、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别人谈论最讨厌的课时,你要告诉自己,我喜欢数学!
4、保证遇到的每一题都要弄会,弄懂,这个很重要!不会就问,不要不好意思,要学会举一反三!也就是要灵活运用!作的题不要求多,但要精!
5、要有错题集,把平时遇到的好题记下来,错题记下来,并要多看,多思考,不能在同一个地方绊倒!!

总之,学时数学,不要怕难,不要怕累,不要怕问!

你能在这里问这个问题,说明你非常想把数学学好!相信你会成功的,加油吧!!!
第2个回答  2020-10-30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唯一先了解它的特点,方能学好三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的4大特点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对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会不会,他会则学习的动力更大,不会不熟自然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及时地帮孩子完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建立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和唤发学习的热情。

    学习意志薄弱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有学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丧失突破障碍的毅力与勇气。

    知识迁移过程中造成的断链与破网

    相比小学低年级数学而言,三年级的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

    较一二年级,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高

    3年级的孩子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也是性格形成和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他们大都活泼好动,自制力相对欠缺,思维严密还需培养。


    三年级数学学习妙招

    1、计算是基础,基础要打牢

    一个数学不好的学生可能不是因为计算,但是计算不过关的学生,数学绝对好不了。三年级数学课本系统的介绍了四则运算及其巧算,关于数的计算是比较枯燥的内容,但它同时也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2、应用题,重中之重

    从三年级起,数学课本中介绍了大量的数学专题知识,尤其是应用题部分,是所有年级考试比赛中必考的重点知识。学生一定要在各个应用题专题学习的初期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许多五六年级同学数学水平提高非常困难,就是因为他们三年级的数学专题知识掌握的不牢靠。

    3、学习方法很重要

    在学习计算的基础上,三年级逐步引入了基本应用题,简单图形问题等数学知识,面对突然增大的数学信息量,学生可以有意识培养自己复习,总结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三年级是学生陪阿姨那个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的时间。在三年级接触学习大量数学知识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把握寒春黄金期

    三年级寒春是所有小学数学知识点打基础的黄金时期,是小学学习阶段的重要转型期,也是承接后面高年级学习的重要铺垫。随着各类知识点更加系统和深入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对基础的要求也更加重要,所有的知识体系都是承上启下的,如果基础没学好或者没学,就会直接影响后续知识专题的学习。因此,提前打好基础,做好知识点的储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1、对于学习理解力比较强的孩子,能否快人一步夯实基础,并且有足够的精力攻克难点。寒假是一个重要时期。

    2、对于学习相对慢热的孩子,能否及时避免掉队,培养学习习惯,提前学习基础知识,多做基础训练,也是看这个寒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个寒假,我们希望你能变得更加优秀。

第3个回答  2018-12-21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从
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一个过渡时期
而如何顺利过渡则是家长们
最关心的问题了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
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
也就决定了各个年级的分层
小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01
一二年级
一二年级的孩子比较小,自律意识以及独立能力不够,孩子更多的是依赖父母,同时一二年级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起到很重要的榜样与督促作用,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习目标的树立,家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02
三、四年级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同时,孩子会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并且在主动学习和理解之后会有成就感与满足感。三四年级的特点是不再像一二年级那样,书本中充满颜色和图画,而是转为抽象思维,变成更多的数字与文字。
03
五、六年级
是孩子自主,全力吸收知识的时期。五六年级是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家长能做的是给孩子提供优良的学习空间与条件,通过书本让孩子吸收更广的知识。
三年级数学该如何学习?
三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
数与计算
1
一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
2
两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3
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
4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5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认识,读法,写法。比较小数的大小。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量与计量
长度单位
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重量单位
吨、千克、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几何初步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面积的定义。
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数学广角——集合
学会画韦恩图,利用韦恩图解决集合问题。
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
例如记录一周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
第4个回答  2018-12-01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就进入了中高年级期,其中三年级是最为关键的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期。孩子教育的马鞍型现象就在这一阶段产生,三年级是这年线型的最低点。在这一过渡阶段,孩子们要做好哪些学习准备呢?笔者认为:
一、知识储备。数学知识概括起来就是数与形。从数的角度来说,要使孩子首先学会在这一学习段的相关计算。诸如: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脱口而出,乘法口诀表熟背于心,能口算积是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基本笔算,估算(既会估算的一般方法,还要求有估算意识与习惯,能自觉运用在日常学习中)。正确理解相关运算定律,并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单的简便运算。再者是初步掌握相关图形的特征以及面积与周长的计算方法。第三就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说明:无论是数的学习,还是形的认知,概念淸晰、理解透彻非常重要。但对概念的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这是专业研究的问题,简单地说,这个度是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为依据制定的,也就是说,对孩子的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要过低。
二、能力储备。有一个现象大家不知注意到没有,有一部分孩子在一、二年级数学常常考满分,升到三年级后成绩就逐渐下降。这是为什么呢?从理论上讲,这是学习者所学知识与学习能力不协调所致,也就是说,高年级知识要求提高了,而他的学习能力未跟上,造成学习吃力,久久之,成绩下降是必然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年级孩子计算3+2时,他常常把它与具体实物联系起来,即3个苹果+2个苹果=5个苹果。这种思维就是具体形象思维,它是低级思维。随着年级升高,孩子要逐步从具体现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比如,到了三年级,他要计算0.2+0.3,单凭形象思维已经无法完成等于0.5的结果了,他要把小数与元角分联系起来,知道0.2元就是实物的2角,而2角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物了,它是符号化的概念在币值上的反映,其抽象程度可想而知了。或许有的家长会疑问:没你说的这么复杂呀,我孩子知道这个结果是0.5呀。如果您的孩子没有经过上面的思维过程的话,那他是凭记忆、模仿得出的结果,这是低级的学习方法,等到了高年级,老师讲授的东西超过了他的模仿、记忆能力范围的时候,他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孩子要完成从低级的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高级的抽象逻辑思维,完成得越充分,孩子的成绩就越稳定。从这种意义上说,家长不要把眼光只盯在考分上,也不要把关注点停留在对与错上,不要把孩子的出错归纠于孩子笨上。所以,辅导孩子学习,不仅要辅导孩子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要关注他在认识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做对了多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做错了多问他你是怎么想的,不会做的作适当启发,千万不要包办代替。只有学习方法得当了,学习能力提升了,他才能适应高年级的学习。
三、习惯养成。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后继学习互关重要。试想一下,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课,或不会听课,作业不想做,磨蹭,作业马虎,一心想着玩或打游戏,这种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其后果是什么?不言而喻吧。所以,在小学阶段,对孩子的学习不良习惯,我历来的观点就是绝不姑息。
优秀的学习成绩能养成好的学习方法与能力,也能促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好的学习方法与能力,加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定会反作用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一定要注意这三方的兼顾,不可或缺一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