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数学教育的关系如何?一百字左右

一个简答题

教育数学与数学教育统一于数学教育的目标上。 我们知道,数学教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而教育数学则是“为了数学教育的目的,”“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数学知识。这批判,当然不是怀疑这些数学知识的正确性,而是检查它在教育上的适用性。”⑥从而为数学教育选择较优的,或最优的适合数学教育的数学知识;找到一种较优的,或最优的适合数学教育的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找到一种较优的,或最优的解题方法模式。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更容易理解掌握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学会数学地思维,进而经由数学学习掌握一般的思维方法。所以,两者统一于数学教育的目的中。 综上所述,教育数学与数学教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研究教育数学与数学教育的关系,寻找并建立教育数学的哲学基础,这无疑对教育数学的成长、壮大是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祝您成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6
对农村教师搞新课改的几点思考
浙江省苍南县昌禅乡辅导中心学校 林光语

背景与思考:
近日在《小学教学参考》杂志上读到这样一篇文章——《农村教师如何搞新课改——由两个教学片断想到的》,文中有这样几句话,读后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眼下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少农村教师认为课改就是电脑多媒体,那是城里学校的事。农村条件差、学生素质低,虽然用上新教材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无法推行新课改。我不否认多媒体给教学带来许多积极的因素,但不能片面夸大教育手段的作用。……
欣赏完全文后,笔者满脑子里浮现的都是:农村教师用上新教材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吗?现代教育技术相对落后的农村山区薄弱学校,怎样运用新理念实施新课改?如何搞新课改?
冲动过后,留下更多的是思考。是啊,笔者非常赞同唐老师的观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我们农村教师来说,更多的改变是:理念的更新,教学行为的转变。我们所期待的“新”农村教师是自身理念的“改朝换代”,而不是“同朝换帅”。教学中如何渗透新理念,转变教学行为,笔者做了一些尝试。下面把我在教研课上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几个片断写出来与大家共析。
案例描述:
片断一: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发现,重温旧知
师:幻灯演示:小棒一根一根的出现,10根被丝带捆成一捆。)
你们看见了什么?
生1:一根一根的数,数到十根捆起来。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谁还发现了,再来说说?
生2:一根一根的数,10根捆起来,一捆一捆的数,数到100根又捆起来了。
师:一捆一捆的数,就是几根几根的数?大家发现了吗?你们真会观察!谁能完整地说说10个一是多少?
小结:这是我们原来学习的知识,大家掌握得真好!
分析:通过亲切自然的课前交流和幻灯演示,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发现,重温旧知-20以内数的数数的方法:10个一是十。了解到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认知基础,渗透数数方法,掌握了学生学习本课的起点。
片断二:亲自经历、自主构建的知识才是美
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小组的小棒。
师:大家都有小棒,试试你的眼力,估一估自己小组的小棒有多少根?
生:我们小组大约100根。
生:大约90根。
……
师:(大部分同学估计的在100根左右。)板书:100
到底有多少根呢?怎么办呢?(生:数一数)小组合作快来数数看吧。
师:你们小组有多少个小棒?
生:我们小组有92根。
生:我们小组有112根。
……
师:哦,我们一起来数数看。(投影展示,大家一起数。)10.20.21.22 …
到底多少根?你们会数了吗?
师:大家真不简单,会数100以内的数了!
……
4.感知100
师:100是多少个十了?十个十怎么办?
生:捆起来!
师:为什么?
群生:老师,这样大家很容易看出来是100。
师:刚才我们把几个十放在黄色的盒子里,几个一放在蓝色的盒子里,(师出示红色盒子)该放哪?
生:放前面。
师:哪是前面?
生:放在黄盒子的左边!
师:是这样吗?(对!)
师:好,就照大家说的放。
师:这是100根小棒,比划一下,多大一捆啊?(生动手体验)给其他的小朋友比比看。
师:100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十是一百?
板书:10个一十是一百。
分析: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和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数数过程中,运用20以内数数的方法,学生自主构建起满十打捆、满10个十再打捆的知识体系,体现了数是数出来的,使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发展。体会到10个一十是一百,从而在兴趣盎然之中轻松地突破了知识难点:能准确地数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
1.从生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百分数的资料,积累数学信息,学生对这种课前活动兴趣很浓,他们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了有关百分数的感性材料。上课时,这一生活经验减少了他们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从而使他们顺利的获得了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他们带来了大量含有百分数的物品,并且早已会读出百分数,还能说出百分数的含义,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进一步说明了低估学生能力比高估学生能力更可怕,学生学习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
2.例题生活化,学生喜闻乐见。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本课对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进行灵活处理,进行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同在,学生在自主讨论中,越来越明白了百分数的意义,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掌握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反思与研究
1.树立大课堂观念。使课堂教学向前延伸、向后延续、向课外拓展,丰富课堂教学内涵,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课后,开展一系列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写数学小日记、小论文等,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
2.从生活中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充实到课堂中去。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和感受数学问题。
3.到生活中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到生活中去,课外活动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熟练运用起作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识只有亲身体验,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促使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发展性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事实证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