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是什么?

是种怎样的艺术,有什么特点?

相声是什么东西?玩意儿,北京话这么说。相声的实质,就是逗乐。串起来讲便是逗乐的玩意儿。<br>  一个乐子。<br>  这个乐子,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它的发源,当初不过是为了混饭吃,不得不进行的场地口才表演。它的独特处,就在于游戏语言,使其能在起承转合中,经过伏笔,叙述,层层叠加,调动听者的兴趣,最后,令人捧腹大笑,达到精神的怡悦。<br>  从表面上看,无论单口、双口、群口,无非是“耍贫嘴”,彼此开涮,用大众趣味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困顿的烦恼,总之,利用语言让人们忘记烦恼,获得短暂的快乐,满足某种不可言说的逃避的享受。<br>  从这样的角度讲,相声一定意义上扮演了精神抚慰按摩师的角色。<br>  相声来自动乱的年代,出自“下三烂”的艺人之口。不登大雅之堂,没有精深的理论体系,因为对“苟且”活着的挣扎,所以相声的潜意识里蕴含着对“生”的渴求,对“生”戏谑的理解。<br>  这样,相声的意义就有了极其复杂的人生态度。<br>  相声是苦中作乐的语言“把戏”。<br>  因为生的不易,挣扎的艰难,相声天生就具有了与众不同的成分。<br>  它聪明的洞察了自身发展必须需要的生存基础:大众;同时,为了脱颖各行业之上而出,它利用自身仅靠语言就要取胜的特点,兼收并蓄各门类艺术为己所用,努力做到“来自众艺,别于众艺”,做到不繁琐,又独特。吸引眼球,使人难以忘怀,以至“为自己衣食父母”,这是相声原生态的目标,也是它的生存法则。<br>  于是,从撂地到舞台,相声借助戏曲表演一步步成为了说唱艺术,并最终冠上了“传统艺术”之冕。<br>  但相声的血脉中不可排弃的始终凝聚着“俗”的因子,口口相传的承接已经注定了它的社会本性。维系自身利益的派系,和难以“高贵”的大众化。<br>  派系促进了相声的局限性,大众化只能在低级趣味上煞有介事的标榜“艺术”,而最终艺术不象艺术,其实还是自吹自擂的斗嘴,耍贫。<br>  相声终究不可能高雅。<br>  相声的时代性,决定了它贫困期为其生存必须自我充足,洞悉世间万象,揣摩观众心里,努力创作作品。脱胎期受到政治的荫护,脱胎换骨,精神抖擞,之后,在娱乐萧条时期,它取得了插科打诨的优势,在笑骂中填补了人们精神的空乏。但随着娱乐的复苏,相声的“无聊”和单调的套路终于露出破绽,渐渐捉襟见肘。这时,相声的生存本性开始暴露,为了“自存”,相声演员的投机性彰显无二。“利用”使他们目光盯牢了“大众”,这是他们的受利群体。同时为了获取舞台空间,努力吸引瞩目,他们开始杂糅其它兴起的娱乐行业,在新旧门类中嫁接自己。这是他们惯用的“投机取巧”、“借鸡生蛋”。<br>  利用自己训练有素的嘴皮功夫,胡闹取乐的瘙痒本领,他们极尽能事。然而时代使他们本能的有意识无意识的悖离了相声,同时也颠覆了相声。<br>  即使相声还有轮廓结构存在,但它内部其实已经开始腐朽。<br>  相声大师马三立先生的长子马志明曾经讲过这么一段逸闻。在天津一次小剧场表演中,马三立压轴,但中场时,有快嘴之称的李伯祥抑制不住兴奋,得意忘形,用力过大,抢了场子,以致观众错以为到了****,李伯祥退场后,观众纷纷离去,待马三立上场,观众已所剩无几,这使马老郁忿难平,对李伯祥颇有微词。这事被马志明记在心里,后来终于等到机会,在另一次表演中,李伯祥压轴,马志明为父“报仇”,中场时故意抢场,抖尽包袱,笑走观众,使李伯祥上场时备受冷落。<br>  相声界的倾轧挤兑可见一斑,即使大师也不能免俗。<br>  直至今天,即使有了政府性质的艺术机构艺术团体,相声依然一直因袭旧社会遗留的拜师习俗。从此窥见社会进步了,相声并不“文明”。<br>  钱文忠跪拜老师季羡林,本是双方的事情,但新社会主义者却大加讨伐,进行“文明”的鞭挞,一时间,钱文忠和季羡林都成了不是“好鸟”。<br>  而新国粹主义者,为维护传统,上纲上线,无论文明不文明,只要旧社会有的,都视为民族文化,大加维系,加以美化。<br>  在这样一个纷乱的文化环境里,曾经摆脱经济的窘迫、生活的潦倒,后又受到政治抬举,群众恩宠的相声,演化至今,从里到外始终不能脱尽俗气。<br>  所以,高级了说相声只是“民间艺术”,低级了讲它就是一个“市侩艺术”。<br>  戴上“艺术”的花冕,其实真是抬高了它。<br>  在大众文化兴隆的今天,以娱乐为特质的相声,却低迷不起,可见出于忧患的相声一旦拥有了温暖的花房,便失去了“语言乞讨”的能力,面对磅礴的经济潮流,却束手无策。一如凿壁偷光,邻居搬走了,就不知如何读书。借萤取光,到了冬天没有萤火虫,就困惑不知如何自处。都是一路的死心眼子。<br>  相声发展先天不足,后天抱残守缺。再加之内部分子良莠不齐,自捣自毁。相声的所谓喜闻乐见,便啼笑皆非,犹如谎言。<br>  相声这门所谓的艺术有没有挽救的价值有待商榷。<br>  相声不过百年的光阴,百年老店倒闭了,也未必足惜,未必扼腕。最近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也是一个例证,即使百年,没有了,也不过如此。<br>  西方有脱口秀,不比中国的差。幽默不失理性,诙谐不离端庄,机巧不落俗套,滑稽不悖雅趣,亦庄亦谐,回味无穷。<br>  中国没有了相声,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没有了乐趣。<br>  当然中国可以豪迈的说,脱口秀比中国的相声晚了多少多少年。但遗憾的是,相声无法在重大的晚会上起到烘托的效应,也不能在主持节目上活学活用;而只能流于市井狎趣,当一个玩意儿把耍。<br>  这也许就是相声无法克服的“土”气。<br>  偏偏这“土”气还被新国粹主义者当作宝贝,冠以“京”腔“京”韵,非“京”末属。其实它的土特产于天津,也只限于京、津。如此狭隘的玩意儿,有什么国粹可叹呐。<br>  而最近,余德亮、王文林脱离德云社,不过是个新闻,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br>  倒是时下网上流传的几个段子颇有嚼头,抄下来以飨大家:<br>  一<br>  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中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中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我们认识了硫酸铜,今天三鹿奶粉又让同胞了解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br>  二<br>  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br>  三<br>  日本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中国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br>  当大家读完这几个段子,是否感觉相声远不如人民的创作意义深远。这是时代的发展,相声不是某些人的特权。人人都可以相声,原来概念中的相声完全索然无味,还是人民的作品才更有价值,更令人猛醒,更有意犹未尽的味道。<br>  <br>  2008。9。21,阴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24
王平郑健《新说相声》
B:朋友们,相声大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参赛的节目是一段传统相声“报菜名”,今天呢,跟大家汇报汇报,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给您报报南北大菜,满汉全席的菜名。我请您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烧花鸭,烧雏鸡,烧仔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凉肉香肠,什锦酥盘麻酥油卷清蒸八宝猪浆米酿鸭子,红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鲜虾丸子鱼脯丸子饹炸丸子豆腐丸子氽丸子,还有一品肉,樱桃肉马牙肉,红焖肉,黄焖肉坛子肉,红肉扣肉肉…肉…(看到A上台开始语无伦次)肉…肉…
A:你这是在干什么?
B:说相声
A:哪一段?
B:报菜名
A:您贵姓?
B:免贵姓…
A:怎么称呼?
B:…..
A:……?(若有所思)
B:是我~
A:没听说过…
B:我是新人!
A:你要照这个方法说下去说到99岁你肯定还是个新人。
B:为什么呀?
A:你这样处理这段台词这叫淡而无味,这叫缺乏感情内涵
B:啊…我应该怎么说呢?
A:我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不知当讲否?
B:您请讲…
A:你刚才说的那几样菜肴呢是真转加修(音近,哥们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凝聚着多少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哪能这么随便说说呢?
B:我…应该怎么说呢?
A:说好这相声你得有一种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你要想到泱泱古国源远流长,你要想到你是在向全人类展示中华文明,你得以黄中大屡(还是音近)之声,气吞山河之势,用最美的语感传达出历史的沧…桑…
B:我来来?
A:你试试…
B:(摆好架势看了A一眼,然后运气,嗥叫)我请您吃~!!!
A:(坐到地上)
B:老师…恩?老师…(找A)
A:你这不是要请人吃…
B:我这是…
A:要吃人…气吞山河之势不是嗥叫…
B:那我应该??
A:自己揣摩一下
B:我请您吃…
A:毛病找到了!这个人说话没有逻辑知道什么叫逻辑吗?你逻辑表达不清对方不知道你要表达的意思。知道什么叫逻辑重音吗?说一遍你那话是怎么说的?
B:我请您吃…
A:谁请人吃?
B:我呀
A:好了,逻辑重音应该放到“我”上
B:好了 我明白了 我请您吃…
A:你要干吗?
B;请客呀
A:请字也是重音
B:我请您吃…
A:请谁啊?
B:请您呀
A:您 对象 还是重音
B:我请您吃…
A:你要请人家干吗?
B:吃饭
A:吃 仍然是重音
B:我请您吃
A:噎着啦?!怎么没吃呢就噎着了?好好好…这个太深奥,下台自己揣摩,往下来…
B:往下来就是,蒸羊羔
A:注意共鸣…
B:蒸熊掌
A:低下去
B:蒸鹿尾
A:扬起来~
B:烧花鸭烧雏鸡…
A:顿!!(指挥)
B:烧…仔….鹅…
A: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我故往说之你故往听之
B:您说的太对了
A:祝您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B:谢谢谢谢…
A:再见…我没骑摩托车来吧?
B:没有…您慢走…(A一瘸一拐的下台,重复刚才教的)
A:(换装上台)稍微稍微等一下嘿~你这干吗呢这是?
B:哎呦 您可不知道 刚才有一位高人指点了我一下,正练着报菜名呢。烧仔鹅…
A:(掐住B的嘴)这报菜名朗诵是哪混蛋给你出的注意啊?
B:怎么了这是?
A:你这是糟改我们民族艺术啊
B:我?
A:相声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啊
B:是啊…
A:你刚才那是什么做派呀?完全是伪话剧的装腔作势啊!
B:什么叫伪话剧啊?
A:于是之像你这么演出?!XXX像你这么说话?!
B:那我应该怎么表演哪?
A:我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不知当讲否?
B:当讲当讲
A:就算是相声要从戏剧中借鉴东西那也得是我们的国粹京戏呀!世界三大XX之中有我们的京戏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兰西特,梅兰芳,你干吗非的学假洋鬼子?!无宗无派左道旁门哪!往小了说你这是崇洋媚外,这要往大了说你这跟汪精卫是一个罪过啊!
B:我这就成汉奸啦…
A:打算把它说好了吗?
B:打算哪!
A:满功满调,有板有眼,最好再加上咱们中国戏剧独有的身段,迎风杨柳眉目生情,那才能够出乎其内,拔乎…其粹。
B:我这报菜名加身段?
A:你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吗?河螃蟹…
B:(吧几嘴)怎么加呀这个?!加哪啊?
A:说到哪加哪啊!比方说说到蒸羊羔,加羊的身段
B:羊是什么身段?
A:我请您吃蒸羊羔(作动作,一腿翘起,两手作犄角状)
B:啊~~我明白了!!我来来啊!我请您吃蒸羊羔!(金鸡独立势,手张的很大)
A:这是水牛…哪有那么大犄角啊?!哎!!这就对了!!(纠正姿势)
B:哦..这是蒸羊羔…那您看我下一个是不是这么来?蒸熊掌!!(弓步,舔左手)
A:就这还鼓掌哪?!这掌算废啦!!你舔这么脏谁还敢吃啊?!换只掌!突出掌位高一点,对!!
B:哦…这样啊!
A:这就差不多了!可是话又说回来了,我说的也不一定对,我故往说之你故往听之。
B:您说的挺有道理的!
A:得了,祝你大赛圆满成功!我没戴帽子来吧?
B:好象你也没骑摩托车…
A:再见~~
B:这个得改成…(重复刚才教的)
A:(换装上)停停停!!不要再演了!你这样演跟耍猴子有什么区别?!
B:什么叫耍猴子呀?!
A:谁让你这么表演的?!
B:这不是….(无奈)怎么了这是?!
AB:我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不知当讲否?
B:我就知道是这句!!
A:首先声明我不懂艺术…
B:啊?!
A:但我是个善良的人!我知道人类吃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不应该仅仅为了吃!人类变的越来越贪婪,美食的欲望变的越来越无耻!天真可爱的小羊羔说蒸就蒸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梅花鹿的尾巴也上了餐桌了?!熊掌敢吃鱼翅敢咽,你非但没有羞愧之意反而面生喜悦之情!!良心何在?!天理何在?!这段相声是相声前辈对残害动物行为的一篇声讨书!只可惜你们这些相声后人没有一个能理解这篇相声的真谛!!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跟我们息息相关,情同手足!!怎么能说吃就吃说炸就炸了哪?!所以你要说好这段相声,你应该满怀悲愤,强压怒火,心怀愧疚,无限酸楚的说…
AB:(逐渐带哭腔)我请您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烧花鸭,烧雏鸡,烧仔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啊….哈哈…(跺地三下,捶胸三下)凉肉香肠…
A:他要这么说就对了…(被B打断,几次欲言又止)
B:(痛哭)哎呀….
A:有点过…收点收点…
B:哎呀….
A:坏了,这位进戏了…
B:不是演戏我这是真的!!!
A:那你干吗这么伤心哪??
B:我这段相声…可怎么说啊….
A:(推B,B停,鞠躬下台)
B:(刚走两步突然大哭,把A下跑 下台。完。)
第2个回答  2009-03-21
这可难回答了,相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内涵很丰富,“妙难尽述”啊!
推荐您一本书吧,薛宝琨先生所作《中国的相声》,希望能解决您的疑问。
第3个回答  2019-08-08
两个人在一起说的搞笑短剧
第4个回答  2009-04-04
相声简介
我国的相声艺术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
“俳优”多在宫廷里演出,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大笑捧腹”而娱人的目的。在这些笑料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
据一些民间的老艺人说,在相声中有两段基本技巧练习的段子,一段叫“学四相”,即指学大姑娘、老太太、哑巴和聋子四种人的动作;另一段叫“学四声”,也就是学山东、山西、北京城里、城外四种地方话的声音。“相声”二字就是由“学四相”和“学四声”的尾字合成的。
如今,相声已成为一种遍及全国各地,独具风格、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 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百科里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