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本性就是鲁迅笔下的那些看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11

没有经过工业文明的洗礼,表现为没有组织性,公德心欠缺,对人对事麻木冷漠,没有正义感。
鲁讯先生是比较钦佩日本文化的(基本没有批判日本的作品),这些话是对比旧中国的状况和日本有感而发。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05
鲁迅所粉刺的那些不与世争斗还要冷眼扼杀在斗争的人
鲁迅骂过很多麻木的国民,其中他最看不惯风花雪月的诗人,比如说徐志摩
第2个回答  2009-06-03
爱看热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第3个回答  2009-06-03
爱凑热闹,事不关己,无动于衷
第4个回答  2019-07-23
麻木不仁,好像有人在大街上行凶,周围的人只会围观而不会出手相助受害者。

怎样理解鲁迅笔下的“看客”?生活中有“看客”吗?
而在他的笔下经常有这样一群人,将当时老百姓阶层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群体就是“看客”。鲁迅笔下的这群“看客”在他看来,虽然身体健全,但是思想确实残缺的。鲁迅在《呐喊》里面曾经说过: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浅谈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形ȱ
一.看客形象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及其形象,在我看来,鲁迅先生从来都是一名伟大的医生,先是一名“肉体医生”,后来弃医从文,于是便成为了一名“精神医生”。在他的手术刀下面,“看客”是一大焦点。

鲁迅笔下的看客是什么样的?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进一步强调,那些愚昧和弱势的国民,即使身体健壮,也只是被利用的材料,只能作为旁观者。他认为,这种看客文化的根源在于专制压迫下的胆怯心理和教育的匮乏,以及长期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事不关己”的心态。从秦汉的慷慨悲歌,到隋唐的气度恢宏,再到宋明理学下的道德压抑和元明清的...

鲁迅笔下的“看客”
鲁迅的笔下,"看客"不仅仅是个体,更是社会现象的缩影,他们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冷酷。在鲁迅的描绘下,这些看似平凡的场景,实则蕴含着深沉的社会批判和人性剖析。

鲁迅笔下的看客是什么样的
1、鲁迅在《坟 . 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写到:“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2、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

鲁迅是如何描写中国人的人性的
鲁迅笔下的人物很多,除了阿Q,祥林嫂,闰土和孔已己等能反映当时中国人民普遍形象以外,还有不少配角,让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些看客。鲁迅描写看客形象中最具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句是:于是他背后的人们须竭力伸长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舻鱼。乍一看,这句话似乎很滑稽,接着...

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分析
所谓“看客”形象,是指鲁迅作品中除了主要人物之外,甚至连次要人物都说不上的一些芸芸众生形象。他们似乎被作者置于事件进程之外,然而又与事件进程相联系,往往以看热闹,作谈资、发议论的面目出现。鲁迅对这类人物着墨不多,但却能几笔勾通画出一个个愚昧、麻木、无聊、庸俗的面影,他们与主要人物、...

鲁迅笔下的看客是什么样的
鲁迅描写看客形象中最具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句是:于是他背后的人们须竭力伸长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舻鱼。所谓看客,重点自然在于个“看”字,这些人在鲁迅的世界里没有相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看。这可能就是最爱看热闹的中国人最突出的形象。在《孔乙己》...

鲁迅笔下的看客是什么样的?
鲁迅在《坟 . 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写到:“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

鲁迅的作品中有大量写“看客”的文字,显示了鲁迅对国民的情感态度,结 ...
是对国民麻木无知的讽刺与提醒。例如阿Q的“十分得意的笑”与看客的“九分得意的笑”为什么九分?因为,这里比得意还要有更多的内容,看客只知道看热闹,却不知这些悲惨人民的可笑处的根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