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人格如何产生?

是什么导致了双重人格的产生?我想知道,谢谢。
我只想知道是什么导致双重人格,就是如何产生双重人格,至于之外的由来什么之类,不要写太多就行了,不要也可以。

其实这个东西也叫做“自我意识分化”。所谓的自我意识分化,就是指观察者把自我分成了两个部分,即观察者自我和被观察者自我。由于自我分化,观察者的自我就成了主体,被观察者的自我成了客体,一般来说,作为观察者自我往往是“理想的自我”,作为被观察者自我往往是“现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是一个人按照道德准则和社会要求形成的关于他想成为一个什么人的总观点,它与现实的自我有一定距离,其中包括一个人的志趣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它是积极努力达到的,或者是逐步实现的。现实的自我,是关于他们确实像什么人的思想和态度。当你问他们时,他们会详细地描述他们自己的看法,而且还伴随着赞成和不赞成的态度。即自我接受或自我拒绝的明朗的态度。正是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才形成了思维或行为的主体性,产生了按自己想法去判断行为的体验。客观地对待他人和自己,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同时,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就出现了自我矛盾。因为理想的自我毕竟不同于现实的自我。前者是可以未来的,后者只能是现实的。然而,理想的自我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它往往大大超过现实(有时也落后于现实)这就会带来矛盾。倘若改变现实的自我接近正确的理想的自我,就会使自我意识达到统一。但如果不正确的理想的自我迫使现实的自我去迁就它,就会形成自我意识的消极的统一。当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发生矛盾时,可能会使人遭到威胁,或者受到挫折。
以上来自《中国青年百科全书》1992年版。
八十年代末出版的《辞海》里面没有。我想找《心理学大辞典》可是不知道我把它放哪里了。我先找找,找到了就会修改答复。以下是关于青少年由于网络产生的双重人格的资料。
双重人格是多重人格的一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美国精神病大词典对于多重人格的定义是这样的:“ 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为多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 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征是,虽然同一个人具有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时间,只有其中之一显现出来。每种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记忆、行为、偏好。多重人格可以有双重人格、三重、四重,最多的可以达到17 重人格。其中以双重人格相对多见,通常其中一种占优势,但两种人格都不进入另一方的记忆,几乎意识不到另一方的存在。

现实中,人们注意到很多青少年在生活中循规蹈矩,但是在网络中却是截然不同的“另类”。这表明,青少年最容易受网络双重人格的困扰,使他们的态度发生很大变化,社会化程度受到严重影响,也给个体心理健康带来障碍,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攻击倾向和反社会行为。

一、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一个人所表现的稳定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经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完成某种活动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是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是活动倾向性方面的调整,如动机、兴趣、理想、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出现本质的不同。多重人格则不同。我们可以把网络双重人格定义为“个体在网络中和现实中分别具有彼此独立、相对完整的人格,二者在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是处在剧烈的对立面”。

网络中,网民习惯于利用电子文本的方式创造出一个与现实“我”存在某些差距的网络“我”,这个虚拟的个体可能是完全不存在的,所提供的资料都是现实中无法证实的;也可能既具有某些真实个体的特点,也具有某些个体理想化编造出来的因素。个体可能在现实中积极、友好、顺应社会和有规可循的人格,但在网络中却可能是消极、攻击、反社会和杂乱无章的人格,同时它们又是相互独立,保持彼此的稳定性。

网络人格的塑造有两个基本的阶段。首先是试探与初步加工。由于网络是匿名的,每个人所讲的和所做的无法与现实中的个体建立起严密的一一对应,因此减少了对自己行为所肩负的责任,可以随心所欲地讨论所有的事情。但是,由于缺少对对方的理性理解和基本的感性信息,总是在不断的调整和修正的过程中试探对方,所以经常发生误解和错误的沟通。然后是有效塑造自己。由于网络成员已经建立起基于电子文本的信任和有效沟通。因此在自己留给对方的初始印象和想象空间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包装和加工,完善“网络我”的起码特点和性格。塑造成功与否,关键是对方是否认同网络“我”的陈述和表现,对于网络“我”表现的一致性是否予以肯定。事实上,网络交往是否可以深入下去,并不在于现实“我”的诚实度,而在于所塑造的网络“我”是否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青少年的网络双重人格主要是对网络人格的虚拟化,即凭空想象出自己所希望的、感兴趣的或者好奇的人格特质,并以此作为网络交往的基本个体特点,如同自己真的拥有这些人格一样。久而久之,这种虚拟人格固定下来,在心理上形成某种程度的分离。网络人格一旦形成,往往进入潜意识的层次,使现实人格有时也难以觉察到它的存在。如同多重人格中的后继人格一样,它总会寻找机会展示作为“另一个主体”的“真实”存在,表现出让现实人格也觉得不可思议的行为特点,并强烈抵御企图消灭它的一切努力。

二、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的原因

(一)转型期青少年发展的新问题

1.自由与现实的冲突

社会对每个人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竞争的压力在青少年身上也体现得相当明显。升学、竞赛、职业等都令他们不由自主地产生压力感,紧迫意识、危机意识明显增强。不成熟的社会成员如青少年都有自由的天性,这些要求极大地束缚了天性的发展。在这些压力面前,他们也需要缓解和释放,但是社会和家长、学校的高要求使他们平时不敢也没有机会有所表现,就只好借助网络把自我中有些部分体验成为客体。此后,凡是那些无法为父母或其它承认接受的行为或经常受到惩罚的冲动分离出来,压抑人想象的网络“游戏”中,借此释放心理的压力。

2.个人终极价值的虚无

在新的价值体系确立之前,需要寻找一定的价值填补已经出现的空白。青少年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追求反叛,常常有意无意地以自己的方式发现和检验外在的价值信条,但是他们缺乏分辨价值体系的内在客观标准,在多元价值冲突的时候是最容易迷失自我,从而无法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网络是多元价值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地方,因而他们选择在网络中寻找“另类”的快感。

3.家庭功能改变,人际支持系统失去原来的效用

传统的顺向社会化已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反向社会化”,即思维活跃的青少年首先把握了最新最有效的知识技术,然后再向儿童和成人延伸。这种状况使家庭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不满足现状的青少年不得不向外界尤其是信息容量大的网络集中。而代沟的进一步扩大使青少年与家长之间的有效心理沟通逐渐减少,相反,相当一部分心理冲突来源于家庭。心理的家庭保健功能降低,渴求理解和宣泄的青少年便纷纷转向网络寻求情感支持。

(二)网络特殊的角色扮演

青少年进入网络后,其中也有一些规则即“网络公德”,如同现实的规则一样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约束。这种半假半真的状态格外得到青少年的青睐,因为在自己感兴趣的时候可以完全真实的进行,一旦自己厌倦了,也可以有时间和机会退出。事情的进展和对自己的保护完全是由自己来把握的,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网络的交际与现实的交际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现实的交际对象是既定的。因此,为了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塑造良好的“社会自我”,每个人都会有所顾忌,基本会如实地反映自己的人格状况。而网络的交际对象是模糊的,任何留下的特征都有可能是编造的。交流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发泄或者倾诉自己的苦闷,尝试网络交际的快乐以及未曾谋面的想象空间。其次,现实中的交流不太容易有时间和足够的机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掩饰,更不可能进行虚拟。因为每个实体都希望自己的交际是有效的,而且能够为自己带来一定的收益。一旦出现言行不一,就会付出一定的信誉代价,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在网络中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了。首先,现实中的个体有时间和机会以对网络中的自己进行加工和创造,可以美化和掩饰,即使是熟人之间,如果没有明显的辨析线索,也难以分辨出来;其次,对于网络的加工后果没有现实中严重,一旦加工失败,可以迅速退出而不留下任何痕迹,或者自己厌倦了网络的这个角色时,也可以让它尽快在网上消失,很难有明显的责任承担主体。因此,网络交往的个体较少地体会到现实规则的束缚,显得无所顾忌。一旦从感官系统输入表面价值遭到否定和破坏,其“忠实偏差”(即对感官输入信息的信任)可能受到道德伤害,使之很难在网络与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甚至编造更加不符合事实的“人格”来进行报复。

(三)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独特规律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正处在不平衡矛盾状态中,如由性生理发育导致的性意识萌动,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常常让他们感到痛苦而迷茫,并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建立新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用以证明自己的方式通常指向外部世界,并借用一定的媒介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中网络就是既时髦又新颖的工具之一。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我国现在的青春期教育还比较落后,没有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不能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因此,他们必然通过别的途径来解决心中的疑团,满足自己的好奇。大量的色情网站成为青少年光顾的场所,他们对非道德的压抑往往通过一些被自我认可的方式得以排解,有效的方式是在上网的时候通过塑造另一个“我”得以释放,为形成网络双重人格打下了伏笔。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空前高涨。在经历过以“我”来指示自己的第一次自我意识发展后,青春期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更加关注自我,并把心智加工指向了内心世界。但是,他们还没有建立自我评价的客观指标,在自我认知上容易大起大落,以偏概全,时而自卑,时而自负;在自我体验上,容易走极端;在自我设计上,总是摇摆不定。总之,自我意识还不稳定,也容易受到外界如父母、教师等人的干预。出于对自我的角色体验需要,青少年总希望获得与自己有关的新异刺激。现实中一般的角色游戏由于要受到更多现实规则的束缚,对于敢反抗、受冒险的青少年而言,还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因此,青少年便在网络中捏造一个“我”来实现自己的想象,感受新的自我体验和自我设计。

青少年心理发展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由于身体的发育和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经常与成人进行反抗和抵触,同时在心理上闭锁倾向加强,不愿意向别人倾诉。但是,此时他人仍然对他们有很多依赖,尤其是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发展期间遇到的问题也使他们希望有人来帮助、关心,孤独和寂寞使他们急需得到有效的心理引导。对于父母的逆反、对教师的反抗、对同学的不信任,使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网络。极度的敏感令他们不能完全相信他人,对自我的保护也令他们必须进行起码的防御。但是,如果态度上已经超出了寻求理解和防御的程度,长期下去就会增加出现网络双重人格的机率。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1061318.html?si=1 和《中国青年百科全书》1992年一月第一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10
双重人格是多重人格的一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美国精神病大词典对于多重人格的
定义是这样的:“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为多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

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征是,虽然同一个体具有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时间,只有其中之一明显。每种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记忆、行为、偏好,可以与单一的病前人格完全对立。多重人格可以有双重人格、三重、四重......,最多的可以达到17重人格。其中以双重人格相对多见,通常其中一种占优势,但两种人格都不进入另一方的记忆,几乎意识不到另一方的存在。从一种人格向另一种的转变,开始时通常很突然,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其后,一般仅在遇到巨大的或应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发泄等治疗时,才发生转换。其实,纯粹的多重人格现象是非常罕见的,迄今为止,世界上见诸报道的,还不足50例,而我国只有一些双重或多重人格的正式报道。

从本质上说,多重人格是一种对于环境压力的防御。
多重人格的背后,是强烈的自卑和脆弱。
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很容易造成儿童的性格障碍,严重的导致多重人格症。

工作/学习不可以过度劳累,尤其是有些学生在自己身体十分疲劳的情况下还要硬撑,只能让自己更加劳累,在休息与继续的选择上会产生分歧,进而导致双重性格的发生.
对于历史性(已成定居的)的问题不要在多加思考了.通常来说,双重性格的患者都是比较喜欢钻牛角尖的,这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结果没有任何影响,却会让患者更加痛苦.
第2个回答  2008-08-11
一般情况下,双重人格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在未成年,也就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由于外界环境中人或事的变故或是压力影响到自我和本我的最终统一,使心理一个面对自己,一个面对社会,或是面对更多特殊个体时拥有各自独立的逻辑思维和认知。当外界环境中应激条件一旦产生,那么就会激发出另一重性格的复活,从而显现出双重或是多重人格的特征。
第3个回答  2008-08-11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你的价值观。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的情绪,从而导致你的人格。所以双重人格是正常的。不过价值观的改变可以改变你的一切。
第4个回答  2008-08-10
何谓双重性格
人有否双重性格(某些地方或谓之双重人格)?有,人人都有。

人的意识,根据弗洛伊德潜意识的论述可分为“意识和下意识”两部分组成,下意识是潜意识。而人的心理活动又可分为三部分:潜意识、意识和前意识。
潜意识比较原始,接近本能。也有一些潜意识是幼年、早年辨别能力薄弱的年代形成产生的,成年后把它遗忘所以也成为一种潜意识。所以潜意识有一个特点,它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基本上是意识感觉不到的。
意识则是经过学习、培养、锻炼提升而成,因此比较高级,高尚,受到社会论理道德、礼教、风俗习惯所约束。
人的个性、性格是通过后天的心理发育,通过学习、熏染、熏陶、锻炼、经历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个人的独特的性格、个性。
人与动物不一样,人有心理功能,从而从动物中区别出来,但两者的生物本能是一样的:食物、空气、水、性、肌肤接触抚爱、亲情、舒适、“自由舒畅、舒展”、为食物、领地、性对象而无条件地竞争、掠夺、博杀……。
人之区别于动物,则因为人有社会论理道德、礼教、风俗习惯,人有比本能更高级、高尚的理性。人能有意识地抑制本能中低层次的需求,从而把这种低层次的、原始的、动物性的需求,提升、改造为人性的、高级的、高尚的需求和行为。这就是人的性格,人的魅力。
所以成人的性格(即个性)是经过从幼年开始的心理发育历程后的转化、培养、培育、锻炼而来。但是,原始的,低级的、本能的需求依然存在,它存在于潜意识中,它被意识抑制了,是一种被高尚的性格自觉地抑制的。所以这种抑制并不会引起心理上的冲突和矛盾。因此一般心理发育正常的人,并不感到自己的性格有双重性。
所有的双重性格(人格),并不全是低级、原始的,有些原始的人性是美好的,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孝悌仁义,是人的本性,也可以说是生物的本性,例如,马仁狗义,人所周知。这些都是可贵的、可敬的人性美德;而一些纯粹为了为食物、领地、性对象而无条件地竞争、掠夺、博杀、贪婪……则是非理性的,或称之为野蛮的,是被进化了的、有理性的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类所鄙视、所唾弃;
至于在幼年心理发育过程中由于不良的外环境和不良教育所造成、形成的变态的心理个性、潜隐在心灵深处的潜意识所形成的双重个性,则同样是不可取的不良个性、扭曲性格。这正是心理医学在研究心理疾患中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所要关注的课题。

双重性格在心理疾患中的意义及地位
理解双重性格的含义,在心理疾患发病和治疗中的地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有意义的内容。
在这个范畴内,还可用阴阳性格、反正性格、暗明性格、隐显性格来形容双重性格。
阴、反、暗性格基本上是潜意识下的贬义的性格。隐性性格指的是中性,尤其是其中包括值得褒义的“性本善”的天性、良心。
阳、正、明、显的性格是指当前显而易见的特征性的个性、性格。这个性格可以是褒义的,也可以是贬义的。
有一点需要提及,这里的双重性格是指潜意识下的双重性格,一般人的正常意识常常还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有双重性格,或者是矛盾个性,因此常常为此而苦恼。而一些在意识支配下的双重性格,或称之为两种面孔,这是伪装,是阴暗心理;例如明里“道貌岸然”,暗里“男盗女娼”的这种双重人格,则不在本文叙述之列。

心理疾患的患者,其病因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内因,是心因,是心理素质中的缺陷……这种缺陷使患者极其苦恼,而且患者往往难以自觉,常不明其所以然,致使心理发生严重畸变、矛盾冲突,以致发展成为心病,成为病态心理……
有一例患者,在叙述自己的苦恼时说:
“从外表看我和所有人一样。可是我在和他们说话时我觉得自己是好努力的。我是说我好努力的不让自己不和别人说话。我的表情或许很平静,实际上,我在这一过程中汹涌澎湃,心里一刻也不得安宁。我的脑海闪现无数个镜头????拿起刀把他给杀了,拿起椅子把他砸死````````我新认识的朋友说刚见我的时候觉得我难以接近,后来才知道我挺好。其实我也有开心的时候”,又说:“我还感到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讲并不是什么稀罕物。我常感觉到。我只是心烦意乱,周围的同事很多说我性格开朗,我的朋友也说我现在是开朗多了。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要说什么。我只是心理烦躁只是常常溜号想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想来想去我就烦了,不想活了。或者想来想去伤心了。这些别人是不会知道的,等我回过神了,我又觉得自己讨厌,总是去想那些没有用的事情,已经过去无可挽回的事情。
有时我觉得自己是在逃避什么,觉得死了才能不让我受到伤害。觉得自己在伤害自己,作对自己不利的事,不肯帮自己。我说什么都不会有人相信我,我不愿意说什么”;
这说明,这个患者有两重情绪,也可以说是双重性格。这是种病态心理。是心理功能发生了紊乱,发生了障碍,这种障碍的根子表现在潜意识中。那种意识非常顽固,根子很深,而且是一种属于强迫性的思维,一种病态思维。因此,即使患者主观上想努力不去想它,可是他无力作到,无力驱赶它,它就是挥之不去,如影随形,成为魔鬼!
患者的这种双重性格,冲突极其激烈,激烈到“在这一过程中汹涌澎湃,心里一刻也不得安宁。……脑海闪现无数个镜头????拿起刀把他给杀了,拿起椅子把他砸死````````”,激烈到“不想活了”,“ 觉得死了才能不让我受到伤害”,这说明患者的这种双重性格不是自愿的,是被迫的。他虽然感到了“觉得自己在伤害自己,作对自己不利的事,不肯帮自己”,然而他就是解脱不了,改变不了这种双重情绪、双重性格。其所以如此,主要根源是由于深埋在潜意识中的根子还没有真正自觉地加以挖掘,加以认识;从而也就无力自拔,难以自拔。
在心理疾患中,这是重要的病根之一,把它挖掘出来,加以剖析,认识它的本来面目,极其重要。病根找到了,治疗任务就完成一大半。
帮助患者认识性格的双重性,及其机理原因,帮助患者发掘认识自己的潜意识所带来的、产生的有害后果,就有可能使患者有了克服它、改变它的动力。这也就是心理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以论述双重性格(人格),就成为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