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人传记有感和百家讲坛有感800字

拜托各位,来一份中国历史名人传记有感 和 今年暑假的百家讲坛观后感各 800字左右的。。 绝对给分!!!!

 美丽的人生
  古人云:“古今之立大事业者,不谓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基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都告诉我,成就伟大人生的,是痛苦和磨难。他们都经历了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磨难,他们与命运不屈不挠地斗争,终于为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随着作者罗曼·罗兰一起品味了《名人传》这伟大的英雄交响曲,受到了人生的启迪。
  其中,最令我敬佩的人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经常受到父亲的毒打。当然,他也很幸运,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遇到了和他一样热爱音乐的莫扎特,又拜海顿为师。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爱情希望的破灭、生活的贫困、以及生理上的缺陷——耳聋,耳聋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残酷呀,他也曾痛苦过、无奈过、伤心过,看着那一段段文字,我也跟着伤心、悲痛起来。无论困难有多少,贝多芬从来没有放弃追求自己的理想,在艰苦的环境下,他创作了不朽的经典《田园》、《第六交响曲》、《欢乐颂》等。面对生活的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给受尽苦难的人们带来安慰和鼓舞。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的结尾中写到:“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难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是啊,贝多芬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下,还能够勇敢地面对,怎能不令人敬佩?
  和贝多芬一样,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的人生中也经历了不少的磨难。从小学习雕塑和绘画的米开朗琪罗被教皇抓去造陵墓,逼着他痛苦地创造他不满意的作品,但是他没有因此而屈服,还在临终前创作了着名的《哀悼基督》。托尔斯泰更是面对着整个贵族上流社会的挤压,受尽了苦难,但他却努力地面对,还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着名作品。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都是受到了家庭生活的不幸和社会的排斥,但是,他们没有在孤独和痛苦中灭亡,而是站起来勇敢地与命运进行斗争。他们三个人虽然都有缺点,但是却无损他们伟大的事业。痛苦和磨难会降临到平凡人头上也会降临到伟人头上,他们之所以成为伟人,就是因为他们克服了这痛苦与磨难。我佩服他们,佩服他们的执着和勇敢,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勇敢面对,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路上的磕磕绊绊将会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名人传》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面对困境,我们要想想他们的故事,想想他们与命运抗争的情景,然后努力地去面对、去拼搏,终将收获成功
希望采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3
屈原-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拿破仑传读后感拿破仑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的科西嘉岛,小时候家人叫他拿波里昂尼。父亲夏尔·波拿巴,是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母亲莱蒂齐亚·波拿巴,是一个坚忍不拔的女子,也是一位严酷的母亲。1778年,拿破仑9岁那年,为了生计,他跟随父亲、舅舅约瑟夫·费舍及兄长约瑟夫离开母亲从阿雅克肖港出发前往法国。从此以后,兄长约瑟夫走向了神甫,拿破仑去了军校,舅舅做了神职人员,四人去法标志着拿破仑的少年时代从此结束。少年时代的拿破仑没有波澜起伏,但军校的生活却开始改变他的人生。家庭的清贫使得他过早的成熟,刚刚进入军校仅仅9岁的他便深知,如果离开了自己的努力,他在这个世界上将一无所有,当时他的成熟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年龄。在军校时,他相信他的意志力注定会使他成功。为了毫不怀疑的取得成功,他充分利用军校提供的一切优越性,无论多么谦卑也在所不惜。1784年,15岁的拿破仑进入了巴黎皇家军官学校。由于扎实的数学功底,他成为了14名精选出来的非贵族炮兵学员之一,开始了真正的军训生活。拿破仑沉默寡言、勤奋好学。他对于抽象的科学他能够运用自如,其数学和地理知识扎实。他安静而孤独,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傲慢自大、雄心勃勃和抱负不凡。拿破仑一生体现出了人类的超越性,他是个愤怒的理想主义者。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改变整个欧洲的丰功伟绩,还有他的勤奋与荣誉。拿破仑自己这样形容:“事业和前程的大门是向有才华的人敞开的,而不论其出身或财产如何。”对于我来说,如果可以归类的话,自己的永不满足和大胆的欲望可以归类到野心。野心是拿破仑心智的原动力和他意志的永恒实质,它是如此紧密,以至不能同他本身区别开来,甚至有时还达到了不知不觉的程度。法国人视拿破仑为民族英雄,但大多数欧洲国家在拿破仑的征服下深受凌辱,表示憎恨。《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带来的危难,项羽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结局,毕竟这不是故事,无法有善变的结局。项羽的血流入家乡的水,这水的一旁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是一个过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乌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惊醒了沉睡的霸王。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项羽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但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的传说。一切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也许这是一种荣耀。长江边李清照是否为项羽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 。 这是中国历史名人传记有感,希望你满意
第2个回答  2013-04-24
《姜太公》(焦安南、李建义著)一书,翔实取材于《史记》、《尚书》、《逸周书》、《六韬》中的大量历史资料。书中出场的五十多位重要人物,不仅描述生动具体,而且大事无虚,全部为真人真事,均于《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中有所记载,可以说是一部商末周初的百年历史风云录。特别是主人公姜尚,从出生写起,至寿终收篇,将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写得淋漓尽致,令人景仰。此书揭去了神秘,达到了还原历史巨人姜尚本来面目的目的。
尚字子牙,俗称姜太公。他是东夷之士,公元前1136年生于东吕乡东吕里。姜尚是我国的历史巨人,被后世称为谋略家的开山鼻祖,又是兵家鼻祖。他一生之中做到了三件划时代的大事:一是辅周,姜尚是文王、武王和成王的三朝元老,两代辅臣;二是灭商,姜尚功勋卓著,堪称千古一相;三是建齐,他是古代齐国的开国君主,一代明君。姜尚在中国历史上,犹如一颗巨星,闪耀千古。
《姜太公》一书中,将姜尚的三件大事全部收录,灭商经历更是写得真实具体。该书对姜尚的传奇经历做了全新的描述,艺术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非常值得一读。
为什么三千年后的今天,人们还景仰姜尚呢?因为他的思想先进,永远闪耀着仁者的高尚和智慧的光芒。
首先是他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爱民惠民。姜尚历经磨难,穷困潦倒,久久不得志,因而对庶民的力量有正确的认识。他主张与民众息息相关,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爱民惠民。如何做到爱民惠民呢?他认为:其一,要有尊重民众的思想。他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既然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那么只有代表民意、受民众支持的人才可以掌管天下。其二,要施惠于民。要保护民众的物质利益,让民众有一定的生活保障。要普施仁爱于天下,做到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他说:"存养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赋役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其三,要保证百姓的正常生活。要做到不误农时,不夺其利,不使百姓失业。还要薄赋敛、少市税,要求各级官吏廉洁从政。其四,要保护百姓生命。要做到"生而无杀",不惩罚无罪之人。其五,要爱兵。军事指挥员要体贴关怀士兵,才能"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进"。正因为做到了这些,所以姜尚兴周灭商,建齐富国,都赢得了民众和士兵的拥护和支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次是他的经济思想,核心是实施三宝。什么是三宝呢?姜尚说:"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他认为让农民聚居于一个地方,粮食就会充足;让手工业者聚居于一个地方,器具就会充足;让商人聚居于一个地方,货物就会充足。因此,他说:"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乡其乡,无乱其族。三宝全,则国安。"三样法宝各得发展,就会国泰民安。他的经济思想是有远见的。联系到今天的同行业联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这其实都是姜尚的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姜尚治齐,也有因地制宜的成分。齐国是盐碱之地,不宜种植五谷,因此姜尚因地制宜,大兴工商,植桑养蚕,得渔盐之利,改造土壤,齐国才因此成为东方的经济大国。
第三是姜尚的军事思想,核心是武攻文伐。他的军事专著《六韬》,记载的全是与文王、武王的军事对话。该书中,姜尚不仅阐述了如何延揽人心、控制四方、富国强兵、分化瓦解敌人和"上伐无与战"等战略论,而且还概述了有关埋伏、伪装、出其不意、声东击西和如何战胜立足未稳之敌等战术论。其观点之深刻,议论之丰富,在先秦兵书中,几乎无出其右者。宋代时,《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的必读经典著作。在当代,它也必将发挥"止戈为武"的特殊作用。
第四是他的文化思想,核心是尚时重变。姜尚强调从现实出发,运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推动可观事物转化,从而因势利导,取得胜利。夺取天下靠军事谋略文化,他采用的手段是"阴谋修德"与"兵权奇计"。他鼓吹"圣人将动,必有愚色",使殷纣中计,结果达到以倾商政的目的。他又用间探敌,然后采用突然袭击的手段,遂获全胜。
治理天下靠政治谋略文化,他使用"举贤尚功"、"从俗简礼"和"主位沉静"。姜尚封齐后,选拔夷人中的贤士来辅助自己,奖励那些能干的人,使自己的统治能量发挥到顶点。他从夷人之俗,简君臣之礼,赢得了齐人的拥护。君王持政,姜尚主张"安徐而静","勿妄而许,勿逆而拒","以天下之心虑",方能洞察朝政,明识天下。道德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谋略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姜太公。到唐代,孔子被唐玄宗敕封为"文宣王",姜尚被唐肃宗敕封为"武成王",成为我国古代一文一武两大偶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