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那节课最好讲!!!急求!!!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那个内容上公开课最好?

1.除法的初步认识

课题一:除法的初步认识(一)(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例1、例2,第41页上面的“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知道除法和“平均分”的含义,初步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6个桃子和3个盘子的实物或图片,以及12根小棒(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8个皮球和2个盒子)。学生每人准备 8个小正方体、12根小棒和15个小三角形。

教学过程:

教师先简要叙述: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减法和乘法,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含义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

一、新课

1.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例1前,教师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使学生直接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教师拿出6枝铅笔,请3个同学到讲台前边。教师说明要把6枝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要分得同样多,请同学注意分的过程。

先每人分1枝。教师提问:“分完了吗?”学生回答后,再每人分1枝。教师接着问:“分完了吗?”(分完了。)

教师让全班同学观察: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技?(每人分得2枝。)每人分得同样多吗?(同样多。)

教师板书:同样多

接着教学例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8个小正方体(或其它实物),放在自己的桌上。然后仿照刚才教师分铅笔的方法,把8个小正方体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要求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实际分分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摆的情况,特别要看一看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

学生摆完后,教师让一名分得好的学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过程。(学生:先把正方体每份放1个,再每份放1个,正好放完。)

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

然后教师着重指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

在“同样多”的旁边板书:平均分

教师提问:把上面分8个小正方体这件事,怎样用“平均分”这个词简单叙述出来?(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启发:要求怎样分8个小正方体?每份分得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概括,上面分8个小正方体这件事可以这样说“把8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再提问:每份几个?(2个。)

2.通过演示和学生的操作,使学生掌握这种分法,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教学例2。出示“把 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边口述题目,边拿出 6个桃和3个盘子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拿出6个桃的图片。

 

提问: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每盘放得同样多。)

把6个桃平均分放在3个盘里,应该怎样放?

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在演示平均分时,要特别强调:要使每个盘里的桃同样多,应该先把桃每盘放三个。边分边提问,也可以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演示一步一步地自己摆学具。

每盘放1个,分完了吗?(没有。)

每盘再放1个,分完了没有?(分完了。)

每盘放了几个?(2个。)

是不是同样多?(是。)

这种分物品的方法叫怎样分?(平均分。)

教师小结: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提问:上面把8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都是说的什么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概括出:上面这样分物品,都是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计算。

板书:除法

接着给出除号:以前我们学习加法、减法、乘法时用运算符号“+”、“-”、“×”表示,今天我们学习除法的运算符号是“÷”。(板书:÷)“÷”叫除号。写的时候,先画一横线,再在横线上下各点一点。横线要平直,两点要对齐。

提问:“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这道题的除法算式怎样列呢?(边说边写。)

要分的桃是几个?把“6”写在除号前面。板书:6÷

把6平均分成几份?把“3”写在除号后面。

每份是几?把“2”写在等号后面。

说明:“6÷3=2”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 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引导学生读出算式:6除以3等于2。

再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等式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打开书,引导学生看例2 的小朋友分桃图。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再指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把右图中剩下的桃分完。

课间活动。

二、课内练习

1.完成第41页上面“做一做”中的习题。

第1题的第(1)题,先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拿出12根小棒,动手摆一摆。在学生摆的时候,教师要提醒学生想一想怎样分。同时要注意巡视,对于分法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然后让学生根据摆的结果,把除法算式填完全。并指名说说除法算式中每个数各表示什么。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再摆小棒,独立写除法算式。教师巡视,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算式的写法有无错误。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有选择地让有错误的学生说一说,大家讨论为什么错了。还可以让学生把(1)、(2)两题进行对比,看一看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明确:虽然都是平均分12根小棒,但由于分的份数不一样,分的结果也就不一样。因此,除法算式的写法也不完全相同。

第2题,先让学生看清图意。要分多少个皮球?分到几个盒里?怎样分?然后,让学生仿照例2连线的方法,实际连一连,表示分的过程。对于连线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用学具摆一摆。最后,在书上写出算式。订正时,指名读算式,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2.做练习十二的第1、2题。

第1题,教师先说明题意,再让学生着左边题的除法算式。让学生自己小声读一读除法算式,并说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再在□里填入适当的数。教师巡视,集体订正。右边的题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第2题,教师说明题意,带着学生完成“8÷2=□”。先让学生小声读算式,自己想一想算式的意思,该拿出几个△,怎样分。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填出得数。教师边提问,边巡视。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10÷5=□”和“15÷3=□”可以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不操作就能写出结果,也是允许的。对于大多数学生,还是要求在操作的基础上写出得数。订正时,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还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希望同学们好好复习,下一次我们还要学习新的知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30
你说的是小学还是中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