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可以在人面前不紧张?

请大家看看我的情况吧!我小时候性格很内向,上课站起来回答问题也会心怦怦地跳得很快,如果让我站在讲台上说几句话我脸红没红自己不知道但是感觉已经热到耳朵根了。不敢单独问老师题,具体例子就不再举了,反正真得就是那种内向的不行了的女生,在家人面前表演什么都会很紧张。后来我硬着头皮让自己装得很活泼,可是后来我发现这样很难,有比较亲近的好朋友在还好,如果只有我自己,我还是跟那种天生比较开朗健谈的女生有差别,我骨子里就不行。后来渐渐长大了,现在大学也快毕业了,长大了就没有以前那么内向了,该说的也知道说了,可是毕竟骨子里是内向的。当然现在也不流行那种特别闹腾的女生,那种也太假太做作太过火了,可是长大了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
最近我看到有些招聘的要求上直接就要求了大学要有当班干部的经历,现在我才明白了,别的不说,当过班干部在与人打交道还有管理方面的确是比一般人更有能力。比如在高校当老师,至少要站在讲台上说话不紧张才行,我大学眼看就毕业了,如果读研了我一定努力当班干部,只是有些人喜欢当官的感觉,可是我自己根本不喜欢那种感觉,如果当我也只是想锻炼自己。一开始不知道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大学的老师以前上大学时都是班干部班长团支书什么的,说不定还是学生会主席,以前我从来不想当班干部,现在才知道,原来这方面能力这么重要。我该怎么办?我一站在讲台上当着众人面说话就紧张,也的确比较害怕与人打交道,怎样才能迈过这个坎儿?我知道,内向外向其实是骨子里的,我也不要当那种跟谁都自来熟的女生,人越来越成熟别人也会讨厌这种轻浮的女生,但是现在真得意识到没当过班干部的确欠缺很多与人打交道的经验,我就是想做个像大学里的老师们那样的人,他们也不是那种很闹的人,但是站在台上都不紧张,想说什么不需要提前准备,就像实在跟普通朋友交谈一样,这件事是怎么回事啊,我该怎么做呢?我真得觉得大学老师都很厉害!对了,我是女生。
其实我不想可以多做什么,我有个大学的女老师对我影响很大,她就不是那种很爱露脸的人,可是她很有气质教得很好,她一看就不是那种大学里争着要当班干部的,可是在讲台上也很淡定。我不想别人看不起,认为只有知识没有能力,我现在也特想当有交际能力的人,老师们到底是怎么过这一关的?这种扭扭捏捏与不自信有关吗?

克服紧张七种方法:
自信暗示法

演讲者不应在上台演讲前多想可能导致演讲失败的因素,如“不要紧张不要害怕”、“我忘了演讲词怎么办?”、“听众嘲笑我怎么办?”等等。这种负面的自我暗示往往会导致失败的结局。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小宝宝手里端着一个玻璃杯子,妈妈在一旁就特别担心小宝宝把杯子给打碎了,所以就对小宝宝说:“不要打碎、不要打碎、千万千万不要打碎!”结果还是打碎了。更有趣的是到了晚上,妈妈就嘱咐小宝宝不要尿床、不要尿床、千万千万不要尿床!结果怎么样?又尿床了。

为什么是这样呢?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潜意识分不清楚是非对错,正确与否,它只接受肯定的信息。什么不要打碎、不要尿床、不要紧张、不要害怕等否定信息一概排斥,潜意识只接受打碎、尿床、紧张和害怕的肯定信息。

所以演讲者对自己的演讲题材和演讲效果要充满自信,更要在精神上鼓励自己去争取成功。演讲者可以用以下积极正面的文字反复暗示、刺激自己:“我的演讲内容对听众具有极大的价值,听众一听一定会喜欢”;“我非常熟悉这类演讲题材,我一定会成功”;“我已准备得非常充分了”,等等。每次在演讲前暗示自己:我会讲得很好,会讲得很成功,听众会非常喜欢听我的演讲。想象演讲结束,听众掌声雷动的情形,热血沸腾的动人场面。这个方法我屡试不爽。

提纲记忆法

初学演讲者常常把能够背诵演讲稿作为准备充分的标志。背诵记忆,对于初学演讲者可能是一种必要的准备方式。但是,背诵依赖的是机械记忆,逐字逐句的记忆不仅耗费演讲者大量的时间,而且容易造成演讲者心理麻痹。实际的演讲过程中,一旦因怯场、听众骚动,设备等突然出现故障而打断了演讲者的思路,机械记忆的链条往往就被截断,演讲者脑海中会一片空白,导致演讲停顿。此外,单纯的背诵记忆,还极易形成机械单调的“背书”节奏,丧失了演讲应该具备的激情和人情。

著名政治家、演讲家丘吉尔,年轻时也常常背诵演讲稿而后发表演讲。在一次国会会议的演讲中,丘吉尔突然忘记了下面的一句话,他不断重复最后一句话仍然无济于事,最后只得面红耳赤地回到座位上。从此,丘吉尔放弃了背诵演讲稿的准备方式。

对于大多数的演讲来说,我们提倡用提纲要点记忆法。提纲要点记忆的一般程序是:首先,就有关演讲的主题、论点、事例和数据等做好演讲笔记,最后整理成翻阅方便的卡片。然后,对笔记或卡片上的材料深思、比较并补充,整理出一份粗略的演讲提纲,提纲注明各段的小标题。最后,在各段小标题下面按序补充那些重要的概念、定义、数据、人名、地名和关键性词句。至此,一份演讲提纲基本完成。在整理演讲材料和编排纲目的过程中,演讲者应反复思考和熟悉了解自己的演讲内容,而在演讲时仅仅将演讲提纲作为提示记忆的依据。

目光训练法

初学演讲者往往害怕与听众进行眼神的交流,于是出现了低头、抬头、侧身等影响演讲效果的不正确的姿势。演讲者正视演讲对象,这不仅是出于演讲者的礼貌,更重要的是演讲者与听众全方位互动交流的需要。初学演讲者不妨按以下方法来训练:找人与自己对视,并且在此过程中不要讲话。或者也可以像我在初学演讲时一样,我经常在早上散步的时候,故意从那些参加晨练扭秧歌的大妈面前走过,我用眼神与她们对视交流,想象在对她们进行演讲。每次在坐地铁的时候,人群往上走我就看着他们的眼睛往下走,想象如果在对他们发表演讲,我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眼神与他们交流。在“中国公众演说特训营”的培训班上我也都要求学员做目光对视训练。平时在底下养成习惯了,上台看听众也就非常自然了。

呼吸调节法

适度的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躁、烦闷的情绪。演讲者在临场发生怯场时,可以运用深呼吸法进行心理和生理调节:演讲者全身呈放松状态,目光转移到远方景物,做缓慢的腹式深呼吸,根据情况做五到十次,甚至更多次。很多运动员、歌星、主持人,他们在上场时也做深呼吸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其实,这在心理学上叫注意力转移法。原来把注意力放在担心上,现在不过是把注意力转移到深呼吸上,以此来让自己放松平静下来。

调节动作法

你在台上紧张的时候,会发现你的浑身肌肉紧缩着,绷得紧紧的,这个时候你换个动作,换个姿势,会直接减轻你的紧张程度。或者是握紧双拳,握得不能再紧之后放松,这样反复练习,多做几下身体就会慢慢放松下来。

还有一种土办法,有些主持人参加我的培训时告诉我,刚开始也没有人教他们怎么克服紧张,每当紧张的时候就用力地掐自己,就能马上分散或转移注意力。朋友们的这些方法很简单也很实用,不妨尝试一下。

专注所说法

专注自己的说话,就是把注意力全部专注在你要演讲的内容上,而不是放在听众怎么评价我,对我形成什么样的印象上。其实演讲的最高境界就是忘了自己,面向听众,专注所说。

专注自己的说话,其实也是注意力转移的一种方法。我们常常是面对听众会紧张,但自己说话不会紧张,所以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讲话本身上,而无暇顾及听众的反应,无暇关注听众,自然就会减轻紧张程度。

预讲练习法

与前面的几种方法相比,更重要的是多讲多练,积累成功的经验。讲一次不行,讲十次,三十次,五十次,肯定会越来越能够把握自己。

预讲练习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为了纠正语音,锻炼遣词造句能力,训练形体语言,演讲者可以自撰一个演讲题,或模仿名家的演讲,在僻静处独自演练。著名演讲家,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青年时代就经常模仿律师、传教士的演讲,独自一个人对着森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

第二种,为了参加正式的演讲比赛或在规格较高的会议上发表演讲,有必要进行试讲。这种试讲最好邀请一些亲朋好友充当听众,一则可以模拟现场气氛,二则可以听取亲朋好友的意见和建议。

我本人也经常在早晚散步的时候练习演讲,更多的时候在正式演讲之前,我会在办公室里对着一面大镜子练习。这样能够更好地调整面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

大量的预讲练习可以帮助演讲者建立充分的自信,而且还便于自己更好地去发挥,避免因准备不充分或不适应演讲环境而引起的惊慌失措。中国有句古语叫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24
你的情况应该是社交恐惧症。

【自疗】
1、不否定自己,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我”,“天生我材必有用”。
2、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
3、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了。
4、友善地对待别人,助人为快乐之本,在帮助他人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
5、找个倾诉对象,有烦恼是一定要说出来的,找个可信赖的人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能他人无法帮你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你发泄一下。
6、每天给自己10分钟的思考,不断总结自己才能够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7、到人多的地方去,让不断过往的人流在眼前经过,试图给人们以微笑。

社交恐怖症的自我防治
社交恐怖症主要是由一种“怕”心理引起,如怕见陌生人、怕难为情、怕表现自我等。本症是在多年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形成的,因此防治就需要在长期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逐步培养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有意识地多接触周围的人和事。尽管起初会不太习惯,有时会出现失态的情景,会怕觉得难为情,可应该明白,任何人不是天生就具有那种良好的社交心理和手段的,人需要在后天的社交活动中培养,才能变得自如起来。
防治社交恐怖症,要从心理上去掉在社交中的自卑感。若带着消极的心理,常常会使自己不愿多说话、不愿多活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社交上不如别人,并不是什么都不如别人,要多想一想自己的长处。不习惯社交的人,尤其要去掉自卑感,树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自我精神,只有这样,在心理上才能战胜消极,在待人接物中,变得主动、显得落落大方。
防治社交恐怖症,还要在心理上去掉“怕”字,正常的社交活动,并不带有什么神秘的色彩,只不过是社会间人与人的交往与应酬。因此过分注意自己社交中的言谈举止是多余的,随和、大方、自然、平时怎么说、怎么做,社交中也如此,时间长了,社交就习惯了。
防治社交恐怖症还要注意社交的形式,如社交前可带着明确的社交内容参加社交。心理上有了具体社交内容,就可以把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事物上,不致于过分紧张。初次社交可以在社交活动比较老练的人陪伴下,由陪伴者唱“主角”,自己唱“配角”,这样既可以学到别人的社交方式,又可以借以训练自己的社交能力,防止社交中出现尴尬局面。
第2个回答  2009-02-10
你的情况和我很像,我就是个骨子里内向的人,后来大学毕业发现自己这个缺点真的很要命,找工作面试说句话都紧张的不行,怕和别人交流,总觉得平时很多的想法关键时候也表打不出来,真的影响我的前途,那时就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别人一再鼓励我要自信,可就是自信不起来,后来在社会上混的时间长了,也明白了一些道理,觉得性格无所谓好坏,内向也好外向也好,不要刻意去装,只要自然就行,也就是敢于做一个本我,为什么别人能做的简单的事情自己坐起来却如此费劲,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很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撕破脸皮丢掉自己给自己加的思想包袱去做,做了之后虽然效果不好,但是至少我敢做了,这就是自我的突破,如此一来,经常这样有新的突破,发现很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现在自己也敢做了,自己原来的担忧百分之九十多都多余的,紧张也是多余的,大不了别人说你是个垃圾、笨死了,反正又不会死人,也不会掉几斤肉,说垃圾就垃圾吧,管他说啥呢,所以就不怎么紧张了,发现自己进步了真的太高兴了,也开始佩服自己的进步,后来经过不断的总结,发现做事不仅要靠胆量,更要讲究方法,借鉴别人为己所用,但要比别人做的更好就要靠大脑啦,现在的我至少可以工作的很开心,领导很赏识我,开始赏识我的沉稳,机制啦,总之来说,是被逼着改变的,社会在变,很多时候我们很无奈,不像在大学里那时什么事情做也行不做也行,毕业了什么都得靠自己了,不得不逼着自己改变一些,既然你能考上大学说明咱们不比别人笨,只是还需要更加努力,毕业是个结束同时也是努力的开始,大树要长的更高需要剪掉枝蔓,保留主干,人也一样,需要不断磨练,不断成长,长的高了才能看的更远,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帮你解决一些问题,也祝你毕业后前程似锦~
第3个回答  2009-02-28
为什么一定要改变自己让自己在众人面前不紧张呢?紧张又怎么了?紧张的人反而更可爱呢!
告诉你吧!不管是外向的人还是内向的人,只要展现最真实的自我就不会被大多数人讨厌,不管是外向的故意装淑女还是内向的故意装活泼,都会让人讨厌,因为那是一个虚伪的人,比如香港的某娇。
其实外向的装淑女还稍微差一点,内向的故意假装很外向故意去很闹腾去说很多话那个想当做作想当讨厌阿!谁都讨厌做作的女生,不管男女!
只要别因为性格而耽误了前途,那么就没有必要可以去改什么,因为那是时时刻刻伴随自己的东西,如果刻意去改会非常累,没有人坚持的住。只有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多自然的做出改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2-26
看来内向的人还是多啊,我还以为现在的女生都比较外向啦。我就是在班上最最安静的一个人,只要有人问到“谁最文静啊,谁最内向啊?”这类问题,全班就会齐刷刷地转过来看我。也被人问到过“你是哑巴吗?”有时真的觉得很无地自容,别人觉得女生嘛,文静当然好啦,其实说真的,又有谁喜欢那种交谈起来很闷半天没有一句话的人呢?

其实唯一的办法就是锻炼,没有其他办法了。我在高中的时候遇到了几个很好的朋友,在一起就是打打闹闹,其实人的本性里面都有安静和闹腾的一面的,只要展现出真正的自己,真正的一定不是那么闷的人。跟她们一起三年,觉得自己的性格也要开朗一点啦,但是在人多的时候,超过3个人的时候,自己还是会被自动忽略的那种。

每次换一个环境学习生活之前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改正自己的性格,一定要开始新的生活,但是真正到了那个时候还是默默地默默地就过去了。

我觉得性格真的跟天生有很大的关系,你说的那个老师那种也是我最最羡慕的人,大方得体。其实我觉得如果我们锻炼出来了也就是她那样的吧,呵呵。
现在每当我要做一些什么事,比如在大家面前露脸的事,我就会想,哎呀,反正人就活一辈子嘛,怕什么,就算他们笑话又怎样,人是平等的嘛。
内向就是自卑,不自信,改正不自信的唯一办法也是让自己变的更优秀一点,如果你成绩很好,人也很漂亮(内在和外在),那样自己肯定会变得大方一点,想要展现自己。

找话题也是需要锻炼的,听得多了才会说得多,是一连串的。只要敢于跨出一布,就算只是很小的一步,比如在上课的时候举手回答问题,慢慢地,你一定可以变大方的。相信自己吧。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做自己。

其实这些话也是我想对我自己说的,加油吧。
相似回答